-->

2016-06-24

孔子1

孔子
              孔丘(約前551年-約前479年)(約二千五百年前),子姓,孔氏,名丘,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字仲尼,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。生於魯國陬邑,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
    與哲學家,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。為易學、儒學和儒家的創始人。

【著作】【春秋】【論語】
    相傳孔子作史書【《春秋》】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」),    微言大義,寄託政治理想。

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《論語》,是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獻。漢代定型的《禮記》一書中也曾記述孔子的思想(如其中的《大學》 及《中庸》等),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《孔子家語》一書,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,但近年漸得學界重視。
《禮記》,儒學經典之一,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。

編篡《詩經》。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,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,整理出了《詩經》

書經
    書經是虞、夏、商、周等古代帝王和偉大人物,所流傳下來的文獻和檔案資料。由於記載的年代古老,又與在上位的執政者有關,所以詩經又叫尚書,

易經
    孔子在談易經,講解易經的時候,對卦、爻中所含的天道人事的哲理,做了許多補充和發揮,他的學生和後世學者就把它綜合、整理成闡述義理的文章


    孔子說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」

    志於【道】,據於【德】,依於【仁】,游於【藝】。-孔子


子曰:『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』子貢曰:『夫子自道也。』

孔子說:「君子體現道德的人格特質有三種,我自問都沒能達到:仁愛的人不憂愁,智慧的人不迷惑,勇敢的人不恐懼。」子貢聽了後便說:「這是老師謙虛的說法罷了。」

子張問行。子曰:「言忠信,行篤敬,雖蠻貊之邦行矣;言不忠信,行不篤敬,雖州里行乎哉?立,則見其參於前也;在輿,則見其倚於衡也。夫然後行。」子張書諸紳。

子張問什?是正確的行為,孔子說:「說話要忠信,行為要誠實,即使到了偏遠地區,也能事業順利;否則,即使在繁華都市,能順利嗎?站立的時候,忠信誠實這幾個字好像就矗立眼前;坐車的時候,這幾個字好像就貼在車窗上。這樣到哪都會暢通無阻。」子張將這話寫在腰帶上。

子曰:「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;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益矣;友便僻、友善柔、友便佞,損矣。 」

友直--與正直的人為友
友諒--諒則信矣;與信實的人為友
友多聞--與見識多廣見聞的人為友

友便僻--與裝腔作勢的人為友
友善柔--與刻意討好的人為友
友便佞--與巧言善辯的人為友

喪,與其易也,寧戚 
      喪事,與其奢侈,不如悲戚

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
       一 味要求恭敬,而不懂得以禮節制,就會勞倦;
      一味要求謹慎,而不懂得以禮節制,就會變成畏怯多懼

孔子曰:「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

孔子說:「生下來就知道的,是上等資質的人。經過學習而知道的,是次一等資質的人。經過困頓才學會的,是更次一等的。經過困頓後卻怠惰不學習的,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了!」

「子華使於齊,冉子為其母請粟。子曰:『與之釜。』請益。曰:『與之庾。』冉子與之粟五秉。子曰:『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,吾聞之也:君子周急不繼富。』原思為之宰,與之粟九百。辭。子曰:『毋!以與爾鄰里鄉黨乎!』」

子華出國當大使,冉子請孔子拿點米給子華的母親。孔子說:「給一百斤。」冉子說:「給多點吧。「加四十斤。」冉子給了兩千斤。孔子說:「子華在齊國,坐豪華車,穿名牌衣,我已聽說了。君子君子衹救濟窮人,不添加財富給富人。」
原思在孔子家做總管,孔子給他一萬斤糧食,他不要,孔子說:「不要推辭了,給你老家的鄉親們吧!」

孔子曰:「益者三樂(1),損者三樂:樂節禮樂(2),樂道人之善,樂多賢友,益矣;樂驕樂(3),樂佚遊(4),樂宴樂(5),損矣。」(《論語·季氏第十六》)

  【註釋】

  (1)樂:音「要」,指心有所愛好。

  (2)節禮樂:孔子主張用禮樂來節制人。

  (3)驕樂:以侈肆驕縱為樂。

  (4)佚遊:佚,同「逸」。惰慢遊蕩,出入不節

  (5)宴樂:沉溺於宴飲取樂。

  【語譯】

  孔子說:「對人有益的喜好有三種,對人有害的喜好有三種。喜好以禮樂節制舉動,喜好稱道人的好處,喜好多交賢友,都是有益的。喜好侈肆縱樂,喜好惰慢遊蕩,喜好耽溺逸樂,都是有害的。」

「子貢曰:『如有博施於民,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』子曰:『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』」

子貢請問孔夫子:「如果有人做到廣博布施恩惠給本國人民,又能救濟外國困苦的民眾,這樣的行為如何呢?可算是行仁嗎?」孔子回答說:「這何只是行仁的事,必定是聖人的境界啊!古代聖王堯、舜還難以辦到呢!所謂行仁,是自己想在人格上立住根本,也想幫助別人在人格上立住根本;自己想要通達各種才藝,也想幫助別人通達各種才藝。先由近處的自己取得譬喻,再推展到遠處的別人身上,這可說是行仁的方法了!」

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
◎白話解:孔子說:「做一個學生,在家應當孝順父母,出外應當恭敬師長,做事應謹慎說話要誠信,對眾人要平等友愛,特別應該親近有仁德的人,如此修行還有餘力,再向書本文字上用功。」

子曰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」
【注釋】 徙:遷移。
【譯文】 孔子說:「對品德不進行培養,對學問不進行鑽研,聽到好人好事不能跟著做,有了錯誤不能及時改正,這就是我所擔憂的。」

告諸往而知來者

述而: 子謂顏淵曰:「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唯我與爾有是夫!」子路曰:「子行三軍,則誰與?」子曰:「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」

述而: 孔子對顏淵說:「受重用時,就展露才華;不受重用時,就韜光養晦。衹有我和你能做到!」子路說:「您帶兵作戰時,讓誰輔助?」孔子說:「徒手斗猛虎、赤腳過深河,至死不悔的人,我不需要。我需要的是那種小心行事、以智謀取勝的人。

174.以下對於各「聖」的配對,何者有誤?
(A)亞聖→孟子 
(B)至聖→孔子 
(C)復聖→顏回 
(D)宗聖→子思

【D】
「至聖」先師:孔子

孟子尊他為「亞聖」,僅次於至聖孔子

顏淵,後世尊他為「復聖」稱「聖」是因他有「聖人之一體」,稱「復」,是因他能做到「克己復禮為仁」的最高功夫

曾子注重慎終追遠之倫理觀念。後人稱為「宗聖」。宗:宗廟、祖先、家族。

子思因述聖祖之業,後世稱為「述聖」。述:繼續別人的事業或闡述他人的學說。

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

孔子說:「在十多戶的小邑裡,和我一樣忠信的人,必定找得到,但不如我這樣喜好學習呀!」

子曰: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

孔子說:一位品德學問兼備的君子,遇到事情總是考量全體,為公設想;而品德學問欠缺的小人卻偏袒徇私,喪失了公正。

30.《孟子.勝文公下》:「孔子懼,作春秋。??明故孔子曰,知我者其惟春秋乎,罪 我者惟春秋乎。」孔子會有「知 我」、「罪我」之說,是因《春秋》乃:
(A)天子 之事
(B)諸候之事
(C)六官之事
(D)百性之事
【A】

「修詩書, 作春秋, 含笑, 栽植那七十二株等待茂盛的杏樹」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形容何人:

沒有留言: